没上过大学的90后直面偏见造火箭《预见2050》首播小伙子们的航天梦
浙江卫视 发布时间:2019-04-29

在绝大多数人眼里,造火箭是一件艰苦的事情,但在楚龙飞团队的这群年轻人看来,造火箭却是件很酷的事情,他们压根不觉得这是“苦”。在山东龙口的滨海小村,他们不仅要让火箭在空中悬停,还在研究着火箭回收。他们眼里有星辰和大海,心中有勇敢和深情。今天21:30,《预见2050》就将为你讲述楚龙飞和团队一路的成长。

追梦路坎坷,楚龙飞挑战国内航天领域的“第一次”

楚龙飞,34岁,北航博士,热血青年,曾在国家火箭相关研究院从事火箭总体设计工作,2014年辞职创业造火箭。他的团队核心成员十几名,大都是90后。从小的探空火箭做起,一步步把火箭做大到吨级,历经了多次实验,历经失败和质疑。创业初期,资源极少。团员们吃住在团员吴晓飞位于江苏高邮农村的家里,他家就是火箭研究所,玉米地就是火箭实验室。

把人送到外太空需要火箭,人要想从外太空回来就需要火箭回收。楚龙飞这次的火箭悬停实验是火箭回收的关键环节。如果成功,将是国内首次吨级火箭低空回收。2019年3月27日,他们进行了一场实验发射,把一支8米长1吨重的火箭发射并悬停在空中再回收落地,难度极大,究竟他们最后能否发射成功?

没上过大学的90后造火箭 吴晓飞直面偏见坚持“火箭梦”

不久前,一个话题词登上了微博热搜榜,引发了网友的讨论——“没上过大学的90后造火箭”。这个词描述的,便是楚龙飞团队中火箭结构动力系统工程师吴晓飞。问及学历,节目中他说,“这说到了我的痛处了”。

技校毕业、专业是设计的他,靠着自学研制了中国业余界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动机,现在在楚龙飞团队里他负责火箭整体结构。来干这份“苦差事”,他一点儿都不觉得累,反而觉得很开心:“干这个活儿,并不是因为钱,就是因为感兴趣。”

在楚龙飞团队这样的人不止他一个,原本在厦门的蔡德淮,放弃了优异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,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来到这个偏远的小村,只因为他觉得“这个团队是做火箭的”。他说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一些关于航天的事情,“哪怕只有一天也行”。

这支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团队,能不能完成这次试验发射?而这群追逐梦想的青年,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?为什么要搞火箭回收,火箭回收对中国航天事业有何助益?一切答案,尽在今天21:30的《预见2050》,敬请期待!

分享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