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禹治水》点燃星星之火 重焕传统文化新生
浙江卫视 发布时间:2019-05-30

近日,由浙江广电集团等出品,浙江卫视承制的神话题材动画片《大禹治水》在央视一套、少儿频道及浙江卫视等平台播出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该片以中国上古传说“大禹治水”为蓝本,讲述了“大禹”临危受命,带领百姓与大洪水抗争巧治水患,并在追梦中成长为民族英雄的故事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个英雄,“大禹”真正点燃了青少年心中的英雄梦想和家国情怀,也成为追看和热议的话题。有观众表示,看完《大禹治水》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,也更为华夏文明感到自豪与骄傲。

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编辑

华宣飞

日前,该片在京召开了项目研讨会,会议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编辑华宣飞主持。他表示,《大禹治水》项目能够成功落地播出,离不开广电总局和相关省局的关心与支持,也离不开专家学者和项目组的辛勤付出。《大禹治水》的高品质呈现可以说是全国优秀动画人共同努力的成果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心灵,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品质,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正是创作《大禹治水》的初心和意义所在。《大禹治水》中体现出来的公而忘私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,艰苦奋斗、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,尊重自然、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等,放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目前,《大禹治水》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个电视频道、浙江卫视及网络平台完成播出,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,并在业界引发关注。

回溯创作历程,《大禹治水》编剧、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认为,此片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“文化自信”的较好范例,讲好“大禹”故事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、教育青少年有重要意义,因此他是带着敬畏之心参与到项目之中。

在总局领导带领下,《大禹治水》项目主创团队曾深入多地采风,先后前往陕西、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山西、青海六个省份进行三轮调研,为创作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素材。

各方专家点评《大禹治水》 观点交锋精彩纷呈

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以“用意、用情、用景”为关键词表达了对《大禹治水》的肯定。他认为,动画片《大禹治水》立意较高、写意较深、创意较新。在余培侠看来,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,都是国产动画天然的宝库,也是打造国产动画最优质的基因。

《大禹治水》让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实现了“对话”,并构建起了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,文学语言与动画语言的融合,该片在这三点上做了新的冲刺和突破,也收获了较好效果。

研讨会上,针对《大禹治水》的故事立意,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,即《大禹治水》恰恰通过“三个关系”诠释、展现了“三种情怀”,并实现了“四种传递”。所谓“三个关系”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、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家庭的关系——这“三个关系”构成了《大禹治水》的故事框架;通过这三个关系,体现了“三种情怀”:英雄情怀、家国情怀、史诗情怀;“四种传递”则表示作品本身传递出的知识、精神、情怀与愉悦。《大禹治水》在为青少年带来知识的同时,也带来快乐、带来了更多审美愉悦。

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则引用欧洲神话传播的例子,点明《大禹治水》是用创新动画形式,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。

他认为,神话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,神话的传播对“国家文化向世界传播”有意义,而“国家文化传播”对世界文化建设有意义。因此,神话故事改编创作不仅是中国文化自信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构建共建世界文化“大观园”的重要构成。

浙江广电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编辑

浙江卫视党委书记  陈立波

浙江广电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编辑陈立波在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发言后表示,不但作品要创制好,更要“宣传好”、“播出好”,让更多观众能够通过这部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。

集结“三用”、“四力”让传统文化重焕新生

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研讨会上表示: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文化领域曾经对西方文化倾注了过多关注,对传统文化关注过少。而近年来的“传统文化热”、“国学热”,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关注的回潮。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,并于2017年印发了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,广电总局也据此开展“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”。《大禹治水》是该工程下第一个完成的项目。

国家⼴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⻓  高长力

同时,高长力司长也以《大禹治水》为经典案例,总结了几个重要经验“关键词”:

一、文化瑰宝——中国许许多多传统民间神话故事蕴含了很多方面的价值,包括民族文化价值、审美的价值,都是影视创作丰富的源泉,这是一块以往被忽视的瑰宝。

二、民族精神——诸如大禹治水、愚公移山、精卫填海等传统神话故事,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,一种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,值得所有创作者讴歌。

三、时代意义——在他看来,一个神话故事必须富有当代价值才有传播意义。只有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,才能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:“让传统涌起时代浪花”。《大禹治水》的时代意义在于,那时候是治水,现在是治国。一部鲜活的当代中国的百年历史,就好像“大禹治水”过程一样,走过弯路,有过教训,但最终还是通过不断努力走上正轨,也为后世留下了启迪。

四、世界需求——与其他神话故事题材一样,《大禹治水》这类中国传统神话题材作品其实具有广泛的“国际群众基础”。它们反映的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规律,反映的关于世界和谐、和平的情感,不仅具有世界意义,更具有国际传播价值。

五、空间无限——以《大禹治水》为代表,高司长勉励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的一系列作品,在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,不断提高。

一个好作品的诞生,需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的“三用”:用心、用情、用功、“四力”眼力、脚力、脑力、笔力。

以《大禹治水》为例,主创团队用尽心力,多次磨炼“脚力”前往史料地采风调研;并通过“眼力”的精准判断“去伪存真”;以及“脑力”的综合分析,对史料加以提炼总结;最后通过“笔力”,用国际化动画语言表达呈现,才为观众奉献出最完整的作品。

诚如高司长所言,动漫创作者来说唯有不断磨练“四力”、增强实力;深入挖掘研究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精髓,让作品根植于传统文化,才能创作出吸引人、感染人、影响人的好作品。

随着《大禹治水》的播出,国产动画已经迈出了它坚定的一步,也希望这把“星星之火”能够点燃;点燃中国动画产业“引进来与走出去”的燎原之火,点燃传统文化重焕新生之火,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、树立民族自信助力。

分享文章